從農民工到工區總工,從小學畢業到擁有五項個人專利的技術管理標兵,隧道局一公司寧安鐵路項目部孫秀國用十年的時間,在中交工程建設大舞臺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夢想。
一、筑夢,有知識的翅膀就能鉆一把天
孫秀國,40歲,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新鎮村人,小學畢業后在家務農,種過大棚蔬菜,學過木工,當過瓦工、裝卸工,干得都是力氣活兒。
2002年,孫秀國家鄉修建浚豐公路,他來到村旁的橋梁工地干起了臨時工。因他干活不怕苦,肯出力,還愛動腦筋,很快得到了領導的器重。偶然一次被工長安排去支檔梁模板,在這里他看到了第一本施工圖紙。他看到經過技術人員在圖紙上比比劃劃,一個個漂亮的工程在工人們手里就變成了現實,他感到圖紙是那樣神奇。
在工地干了幾個月后孫秀國發現,工地上的技術工作都要聽從技術人員的安排,而且他們的待遇也很優厚,他羨慕之余,要當一名技術員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萌生了。
確定了人生第一個要實現的夢想目標,孫秀國知道只有通過學習掌握技術知識才能達到。于是他如饑似渴的開始了學習。白天工作,晚上和提前早起上班前的時間都用來學習技術知識。因沒上過中學,不知道26個字母的發音、拼寫,他就向工友請教。這中間,一些人對他不理解,甚至嘲笑諷刺,但他從來沒有動搖過,漸漸的他發現自己在技術上開始懂行了。
2005年,三年的執著努力,孫秀國終于如愿以償的當上了技術員,工資也翻了一番,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目標。
二、追夢,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
這時的孫秀國并不滿足,他還要繼續自己的夢想,下一個目標就是要用五、六年的時間,進一步提高自己,成為一名工程師,工資達到6000元。
一次驗工計價,項目部要求做成電子表格。那時孫秀國還不會使用電腦,領導只好請印務公司來制作。他感到很羞愧,身為一名技術人員,電子表格是最基本的技能,于是他下定決心必須學會電腦知識。從此每天他從工地步行10公里山路到山下向項目部人員學習電腦,下山的路還好些,回工地就難了,山坡陡峭,爬山最累時,他就把兩只手臂按在膝蓋上進行助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項目部人員的幫助下,他學會了word、CAD、excel等常用軟件,基本掌握了電腦操作要領,此后項目部所有施工隊伍的驗工計價電子表格都由他做。
2007年,孫秀國來到了哈大客運專線長春施工段一個鋼筋加工場制作樁基鋼筋籠,期間意外得到一本有關機械制圖的書,這讓他如獲至寶。在他看來,那本書就是打開他學會制圖的金鑰匙。他把那本書帶整天帶在身上。半年之后,他掌握了制圖流程。就這樣孫秀國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大步向專業技術知識領域邁進。
2009年,孫秀國轉到長春輕軌項目工作,已是工程師的他,技術工作獨擋一面,工資也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三、圓夢,工地大學也能做出大學問
2010年正在孫秀國工作平穩順心的時候,老領導打來電話,叫他一同來寧安鐵路項目。他想雖然寧安項目收入不如現在的項目,但能干上投資幾十億這樣一個大工程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工程既是高鐵又有既有線施工,最能考驗一個人能力,提高一個人的水平,于是他懷著學習技術知識重于個人經濟收益的想法加入到了寧安鐵路項目。
來到寧安項目,孫秀國又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因沒有上過中學和大學,所以他要把在寧安項目的工作時間看作為自己的高等學府來學習,在項目工作期間不回家,把身心全都用在學習工作上,項目結束了,自己的學業就畢業了;同時要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術積累以及善于想象的能力,在施工中應用更多的新技術、新工藝,每年創造一項技術專利。
在寧安項目合蕪宣梁場,孫秀國接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編制十分棘手的跨寧蕪、淮南鐵路線的合蕪宣橋梁拆除方案,他下決心一定把拆橋方案編制好。word、CAD、excel,他用盡了所學,憑借多年的橋梁施工經驗終于編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拆橋方案,并順利通過了業主及上海鐵路局的方案評審。隧道局指揮部顏總工評價說“這是寧安項目自開工以來我第一次看到的圖文并茂的最好方案。”
2012年,已是工區總工的孫秀國拿到了人生第一個技術專利獎金7000元,這是隧道局2011年度對他“水沖、分解橋樁基破樁頭”實用新型專利項目的獎勵,這也是他個人的第四項專利。現在他的個人第五項專利“鋼筋籠運輸器”已經獲批,目前他正在申報個人第六項專利“全自動鋼筋調直、切斷、計數、測量機”。
2013年3月10日,寧安鐵路指揮部召開2012年總結表彰大會,孫秀國走上領獎臺,他獲得了寧安鐵路項目開工建設以來第一個“技術管理標兵”的榮譽,并獲獎金5000元。站在獎臺前,孫秀國舒心的笑了。
短評
做“有夢想 有機會 有奮斗”美好約定的踐行者
“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在這個美麗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跟大家做出美好的約定。中交建設隊伍中農民工的優秀代表孫秀國正是這美好約定的成功踐行者。
有夢想。就是像孫秀國那樣,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夢想根植在超越自我,更出色的做好本職工作上。為實現夢想,腳踏實地,不懈追求。
有機會。就是要在工作中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更多地關心關愛我們的農民工,讓孫秀國們和企業所有職工一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有奮斗。就是把奮斗作為實現夢想的落腳點。夢想不是空想,而是實干。學習孫秀國,認準的目標就干下去,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用實干成就夢想。 (劉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