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職工之家The worker's home

    您的位置:首 頁> 黨群建設 > 職工之家 >

    “家”的溫暖



    發布時間:2013-06-05 04:27:00   
    徐巖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3-06-05

     來到項目部已有一個月,心中的失落和不滿早已被朋友間的友愛,同事間的熱情、領導們的關懷所掃去。

     分配的當天當聽到要被分配到江西時,不免有許多不悅,離家幾千公里,來回要三四天的車程。家中聽到之后也勸我不要去了。但自己總覺得這畢竟是自己找來工作,既然簽到中交,就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這樣,同分到一起的幾個同事便乘上了去往南昌的火車。

      一路無殊,漸漸地和幾個同行的也都熟了起來。打聽之下,得知我們這一行東北的有不少,從最北邊到最南邊,真可謂苦了他們。但看著他們一路的歡笑,覺得自己的不快顯得有點小孩子氣去。好男兒志在四方,當時簽的時候不就是想趁年輕能夠在祖國的大好河山多走走么。四海為家、浪跡天涯,不正是為了這些自己才選擇中鐵的么。打定心中的主意,撇開自己的消極情緒,繼續南下。

      到了項目部,得知我們的住所一棟樓房,而且項目部是在一個小鎮上。本來以為這項目部一定建在深山老林之中,住宿的也必定是移動板房,沒想到能住上樓房,這樣的條件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而且硬件設施也一應俱全。這樣的條件讓我們幾個新來的都心中一熱,感謝領導的安排。

      報到幾天后,項目領導和我們聚了一次餐。席間,常務劉經理感慨道:“又是一年與新生聚餐啊,希望你們的熱情要一直保持下去,我們工作中最需要的就是一股勁,如果能把平常的每一件事都飽含熱情地做下去,想不成功都難!”是啊,飽含著熱情干好每一件事,我們一定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一直覺得自己做什么無所謂,在哪做也不重要,關鍵是和怎樣的一群人在一起。短短幾天時間,同行的八人已經不分彼此,親如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份感情是彌足的珍貴啊。

     項目部的前輩對我們也照顧有加,沒有因為年紀輕便不把我們當回事,在工作都給我們很多幫助。有一天,單位用車比較緊張,試驗室要運器材,而皮卡車又在工地等人。由于剛接觸工作幾天,在一些很簡單的情況面前我卻不知所措。老鄉李哥便主動幫我聯系車,讓別的車去工地等人,騰出皮卡去運器材。心中的感動可想而知。

     領導對我們也關懷有加。平常碰到常問寒問暖,問我們吃住是否習慣、工作是否適應。在聚餐的第二天,項目梁書記便叫我去談話,希望我能快速適應計合部的工作。特別問到我還是一個北方人時,梁書記關心地說道南方的氣候不比北方,平常要注意點,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說,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我們中交人就是要有這種四海為家的精神。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精神還要靠你們發揚下去。還有我們的辦公室張姐,與我們年齡本來就相差不大,聊起來便也很隨意,從火車站接我們,到安排住宿,都安排得無話可說。不到幾天,混熟之后,我們也便一口一個“姐姐”的稱呼她,分外得親切,更給了我們 “家”的感覺。

      現在, 我甚至感謝單位能把我分配到這里,這樣的朋友、同事和領導,還有什么不知足?這里便是我們新的“家”。放開去做吧,祖國的大好河山等著我們新一輩的中交人去建設!        


    作者:徐巖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