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25日晚,一場二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襲擊了廣西大部地區,凌晨3 時許,因連日強降雨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造成廣西境內的南昆鐵路山心至思林段K108+700米處發生重大險情,約35 米路基及橋護錐被沖毀,懸空區最深處約7米;南昆線行車被迫中斷,造成6 趟客車晚點,兩個車次停運,6500多名旅客滯留,情況十分危急。
緊急出動 沖在搶險最前面
凌晨3時26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在中交隧道局云桂鐵路項目部響起:“南昆線出現險情,需要你部支援”,電話從南寧鐵路局打來。災情就是命令!“全體人員,立即準備出發,搶險!”項目經理劉西科下達命令,原本寂靜的項目部駐地突然間燈火通明,各部門人員按照搶險預案緊張忙碌起來。
“出發!”3時45分,劉經理一聲令下,幾乎是傾巢出動的項目部300余人搶險隊伍,冒著傾盆大雨向搶險地點進發。由于通向災害現場的道路已被洪水沖毀,搶險人員車輛和設備無法通過。為爭取時間,劉經理帶隊,攜帶搶險設備沿著南昆線,經過三公里的急行軍于4時34分到達搶險現場,成為最先抵達現場的搶險單位,為搶險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根據南寧鐵路局現場應急搶險指揮部總體安排,項目部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成立現場搶險指揮部,并結合現場情況制定了搶險方案,在雨中率先開始了緊張的搶險。
十二小時 連續奮戰打硬仗
“堅決完成搶險任務!堅決搶通南昆鐵路!”搶險現場,“中交隧道局突擊搶險隊”的旗幟在雨中舞動。一支支“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奮戰在搶險一線。搶險隊員首先要清除覆蓋在鐵路線上的淤泥,為后續搶險人員、設備與材料在現場搶險創造條件。搶險隊員在搶險地段肩扛背挑,清除淤積雜物,拋填石頭,忙碌的身影在風雨中不斷穿梭。他們被汗水、雨水濕透了衣衫,有的劃破了手指,磨破了腳踝,但卻依然沖鋒在搶險的最前線,自發喊著整齊的口號,吹著嘹亮的哨子。大雨中,展開了一幅眾志成城的南昆鐵路壯觀的搶險圖。
淤泥一鏟一鏟的清除,石頭一塊一塊的搬走,軌道上殘渣一處一處的清理......變得整潔的軌道一點一點往前延伸。
項目部架子七隊隊長劉鐵軍,感冒發燒到39度,仍然堅守現場指揮協調搶險隊員,并親自搬運沙石,全力奮戰在一線。那吉二號橫洞工區技術主管任國臣,一個實干的東北小伙子,自凌晨三點發現南昆鐵路出現線險情后就一直堅守在現場,風里來雨里去,已經三十多個小時未曾合眼。
一小時,兩小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搶險隊員在雨中已持續奮戰了十個小時,而大雨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隊員們在挑戰人的生理極限。想著旅客渴望的眼神,社會各界的期盼,于是隊員們,累了,停下來啃幾口面包,渴了,喝幾口礦泉水,又立即投入到搶險中去......
15點10分,南昆鐵路上的淤泥及殘渣被徹底清除干凈,最后開始向被沖毀的錐坡回填片石,項目部搶險隊員在雨中排成兩排,把從百色運抵現場的石料,以傳遞的形式,一塊塊的填入基坑。
中交鐵軍 南昆線上立新功
16點37分,填埋的基坑經過機械搗固,鋪渣及各項檢測完畢,具備通車條件。隨著一聲哨響,等候已久的列車鳴著笛緩緩駛過搶險地段。線路開通,恢復行車,南昆鐵路“5.25”抗洪搶險初戰告捷。看著一列列從身旁駛過的列車,興奮招手的旅客,搶險隊員質樸寫滿疲憊的臉上,洋溢出了欣慰的笑容。
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中交隧道局云桂鐵路項目部圓滿地完成了搶險任務,為南昆鐵路及時開通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受到了南寧鐵路局各級領導高度評價。搶險結束后,張千里局長及主管運輸的黃副局長親切接見了中交隧道局參與搶險的領導和突擊隊代表:“中交隧道局這次搶險行動快,發揮了重大作用,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你們鐵路信用評價應該加分”。
中央電視臺記者也把采訪的鏡頭,對準了這支最早達到搶險現場,為搶險通車立了大功,已連續在搶險一線奮戰了12個小時的隊伍。此時隊伍里這些能沖鋒陷陣的漢子,面對鏡頭卻不好意思起來,或是看著鏡頭躲開,或是憨厚的微笑,性格質樸的他們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此時他們最想的是回去舒舒服服洗個熱水澡,再美美的睡上一覺。
(新聞鏈接)
南昆鐵路
南昆鐵路東起廣西南寧,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貴州紅果,為國家級干線電氣化鐵路,是我國西南交通大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