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紀檢監察Discipline inspection

    您的位置:首 頁> 黨群建設 > 紀檢監察 >

    《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后感



    發布時間:2017-01-22 07:09:00   
    李子鋒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7-01-22

          2017新年伊始,央視一套推出由中央紀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生硬》。由近兩年落馬的10余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干部現身說法,將自己思想蛻變的過程和違紀、違法行為都剖析開來,以警醒廣大黨員干部。收看這部專題片深刻感受到中央堅持反腐的決心和信心。在電視上,看到身為紀檢干部的他們,反省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過程,都是因為心存僥幸,覺得吃點拿點沒什么,以至于因貪婪和私欲膨脹而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在專題片中可以看到,曾經“工作應該是比較勤懇努力的,然后形象也比較正面”的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在目睹一些老板的生活方式之后,他的心態一步步失衡,最終從一名審查他人的執紀監督者,到因為貪腐成為被審查對象;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朱明國在擔任多個職務期間,都曾經利用職權和影響力謀取私利。曾經身為執紀執法者的朱明國,形容自己過的是兩面人生等等。事實證明,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需先正己。習總書記明確指出:各級紀委要解決好“燈下黑”問題,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你們是查人家的,誰查你們?這個問題要探索解決。那么,何為“燈下黑”呢?在百度搜索給出答案:“燈下黑”是原指照明時由于被燈具自身遮擋,在燈下產生陰暗區域。由于這些區域離光源很近,現引申為:人們對發生在身邊很近事物和事件沒有看見和察覺。2014年1月19日,中紀委就發布通知:零容忍懲治腐敗,切實解決“燈下黑”問題。

      身為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多次強調,“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要用嚴明的紀律管住自己,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一方面,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聚焦中心任務,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堅守監督執紀問責的定位,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另一方面,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從嚴管理監督,眼光向內、刀刃向內,堅決清理門戶,解決“燈下黑”問題。

      據了解,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機關談話函詢218人,組織調整21人,立案查處17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談話函詢5000人次,組織處理2100余人,處分7500人。這些數據印證著誰來監督紀委命題的必要性,也顯示了中央紀委不回避問題、清理門戶的決心。身為普通百姓,僅從這些鮮明的數據中,我們就能看出以習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堅持反腐的堅強意志和信念。更是印證了習總書記向國人的承諾:“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專題片讓我們看到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并告誡我們紀委絕不是天然“保險箱”,紀檢干部也并沒有天生的免疫力。執法者必須受到嚴格的紀律要求,監督者必須受到監督。更讓我們堅信一點: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干部不例外!我們看到,反腐已經到了攻堅期,越是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深入的新挑戰,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越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強化自身監督,打造剛正不阿的紀檢監察隊伍。只有將自己置于全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成為嚴懲腐敗的鐵拳頭!


    作者:李子鋒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