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節的來臨,蒙內鐵路將迎來安全運營120天。這條以中國標準建設的鐵路開通運營,讓世人驚嘆,但也出現很多質疑聲:中國的團隊能夠長久、安全運營嗎?克服了眾多前所未有的困難,使安全準時快速的蒙內鐵路成為肯尼亞民眾出行的首選,是因為中交鐵路運營團隊中有無數個像王云峰這樣的“鐵人”。
王云峰,隸屬于隧道局蒙內鐵路運維項目部,擔任蒙內鐵路賴茨港車間蒙巴薩巡養工區工長, 40歲出頭,在國內鐵路工務行業干了20多年的工長,工作起來虎虎生威、敢打敢拼、敢抓敢管,總給人一種永遠不會累,永遠累不垮的感覺,車間人都稱他“王鐵人”。
蒙巴薩巡養工區管轄蒙巴薩、賴茨港兩個大站,站線38公里,道岔91組,是蒙內鐵路設備最多、最復雜的工區,加之站區施工完工最晚,線路穩定期不夠,設備變化大,很多工長都不愿待在這個工區。但王云峰卻認為,“這里才是應該來的地方。幾個月下來,在他的管理下,工區設備質量穩步提升,動態檢查優良率全部100%。
抓培訓,他毫不保留。他深知做好鐵路養護、員工隊伍素質的重要性。面對工區中方員工少,肯方員工業務技能不高,雙方語言交流不暢等諸多困難,他把提高員工工作技能作為第一要務。他身先士卒,自己帶頭動手干,做好傳、幫、帶。悉心教授肯方學員把握工作要領、熟悉現場作業程序,提高實作技能和作業效率。在他的帶領下,工區多名肯方員工已經具備單獨檢查設備,單獨開展起、撥、改、搗作業。工區員工業務技能整體明顯提高。
抓管理,他心細無比。他隨身長期攜帶一個被汗水浸泡發黃的小本,密密麻麻的記滿現場的各類問題,逐條記錄處理安排,處理結果,他常說“作為工長,你不掌握設備狀況,你說能保證安全,那純粹實在說瞎話。”他把管內的設備掌握的一清二楚,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數,如數家珍。
抓檢查,不落蛛絲馬跡。賴茨港維修工區管內,地形復雜,鐵路沿線水害隱患很多,特別是今年5月,蒙巴薩地區連降暴雨,為確保6月1日蒙內鐵路正式開通運營,王云峰不畏狂風暴雨,不顧暴雨中斷道路,嚴格落實“三檢制度”,冒雨巡查發現蒙巴薩西站、賴茨港站線路嚴重下沉,多處線路路基沉降,危及行車安全。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了行車安全。
抓安全,他鐵板釘釘。蒙內鐵路開通運營初期,道岔設備故障頻發,但由于工務原因導致的故障基本沒有,有一次夜間通知道岔故障,有人說肯定不是工務的事,天又下雨,明天再說吧。但王云峰且說,不管是誰的事,只要有故障影響行車,都必須去檢查,沒有明天再去的說法,今晚就是天上下刀子都必須去檢查!
對他人,他無私奉獻。2017年7月,蒙巴薩地區高發登革熱疾病,蒙內項目建設指揮部一位職工不幸染病,并導致血小板急速下降,生命垂危,急需輸血。正在就近組織施工的王云峰得到消息后,第一個趕到醫院,二話沒說,挽起袖子,將自己鮮血輸入了這位素不相識的患者。最終,在大家的捐獻幫助下,這名患者挽回了生命。當患者康復后要對他表示感謝時,他說:我輸出的血可以再生,而生命失去是怎么也沒法補回的,我已經第七次獻血了,沒事!
對自己,近乎苛刻。鐵路工務工作條件艱苦,早出晚歸,風餐露宿,每天頭頂炎炎烈日,站在鋼軌旁的溫度高達六十多度,汗流浹背,揮汗如雨,臉上曬起了皮,嘴上起了泡,問他苦不苦,他只是憨憨一笑。1個月下來 ,新發的工作服,在汗水的浸泡下,退了色,藍色的衣服,發白了。因天窗點限制,沒法回來在食堂就餐,出行前,預備點干糧,在現場“對付”一口,就是一頓飯,在王云峰的眼里,這都不是事,他還常對職工說:吃飯可以“對付”,而工作可決不“對付”。
王云峰,他就是這樣一個蒙內鐵路的工務人,大家心目中的“王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