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勞動創造幸福”主題教育,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發揮勞模先進示范引領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公司工會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工會·勞模工匠說”宣講活動,邀請勞模先進代表,面向全體職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進行宣講。
下面我們來聽聽勾常春分享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今天微訪談的嘉賓是中交集團勞動模范、北京東六環項目的機電總工程師勾常春,平時為人謙遜禮貌,熱情積極,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歡迎您,勾總。
勾常春: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非常高興您和能來和我們聊一聊您工作與生活的故事,首先來做一個自我介紹好嗎?
勾常春:好。大家好,我是勾常春,目前是隧道局北京東六環項目的機電總工程師。2010年,我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畢業來到隧道局,一直從事盾構機操作的相關工作,做過盾構司機、維保技術員、機長。在盾構機上摸爬滾打了4000多個日夜,現在幸駕駛國內首臺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運河號”參與建設北京東六環公路隧道。
主持人:2010年來到隧道局,到今年2022年已經有12年時間了。我們想問一下勾總當時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個行業呢?能不能跟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你所從事的這個工作的行業背景?
勾常春:好的。我2010年到項目第一次見到盾構機的時候就被這個龐然大物震撼到了,想著以后要是能駕駛它就是很興奮,而當時我們國內的盾構機技術剛剛處于起步的發展階段,也是想挑戰一下自己,希望能在盾構領域干出名堂來。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國產盾構機,想進口一臺,國外廠商動輒要價幾億元人民幣,我們只有被動接受的份。直到2008年,中國成功制造出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定價僅為2500萬元。2022年12月15日,中國科學院對外宣布,超大型盾構機用的直徑8米主軸承研制成功,至此,我國大型盾構機全國產化和自主可控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伴隨著祖國交通建設事業的騰飛,近些年來,中交集團大力支持大直徑盾構隧道技術創新研發,全力打造“中交大盾構”技術品牌,承建了國內超大直徑盾構工程11項,均代表了國內甚至國際上盾構施工的最高水平。
主持人:好的。其實這十多年走來,我相信還是經歷了很多。
您現在參建的北京東六環項目是國內最長的城市地下公路隧道之一,在建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困難或者是瓶頸,后來是怎么解決的,來給我們分享一下好嗎?
勾常春:嗯,困難當然是有的。東六環項目隧道采用的是全國最大直徑的16.07米盾構機,工程地下空間環境復雜,要依次下穿通燕高速、京秦鐵路、副中心火車站等100多處重大風險源,運營安全和服務標準極高。2020年底,“運河號”盾構機組裝階段,正值年關將近,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勞務用工缺乏,我只能與項目年輕同事在-27℃的環境下拉起長5000米的高壓電纜,最后用35天時間完成盾構機的組裝任務,時也創造了行業新紀錄。
主持人:所以在建設任務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也跟著自己的團隊,一起商量著把這個困難慢慢地解決了。這里面也產生了很多的成績,能分享一下團隊的成果么?
勾常春:我們自主研發出了“制—運—注一體化集成系統”,它不但能解決現場急需的雙液漿應用問題,還創新性的突破了從漿液的拌制到超長距離運輸、雙液漿的注入、漿液質量保障等一系列難題,實現了設備全部自動化、全程無塵綠色文明施工,屬國際首創,成功申報了相關專利、工法、標準等30余項,為項目節約了大量的經濟成本與工期。
主持人:可以說,這樣一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你的團隊、你的同事,包括你的家人的支持,這個時候想對你的同事和家人說點什么?
勾常春:在這里感謝公司及各級領導一直以來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也感謝中間同事對自己的幫助,也感謝家人一直以來對我默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