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嗒…”汗水順著面龐連成一條線滴落在冒著熱氣的地上,工人和技術員們汗如雨下。上午10點,由四公司承建的重慶輕軌上橋車站2號風井施工現場,建設者們正在澆筑側墻混凝土,滾滾熱浪伴著攪拌機里的水泥在身邊翻涌炸裂,他們三人一組、五人一隊地忙碌著,振搗混凝土、加工鋼筋、檢查模板……場地上幾乎沒有任何的遮擋。
7月下旬以來,重慶市持續40度以上的高溫。為了盡快建好上橋車站,項目部的建設者們在烈日“烤”驗下一刻不敢懈怠。
從隧道出來變成了清蒸小排
由于盾構機過站,上橋車站施工時間一再延遲,這給項目部帶來了巨大的工期壓力。2016年7月18日,車站交付完成,項目部立即掀起施工大干,車站主體、兩個風井、兩個豎井共五個工作面同時展開。即便進入三伏天,現場依舊堅持24小時輪班作業。
上橋車站主體為大跨度淺埋單拱雙層暗挖隧道,全長206米,采用雙側壁導坑分步開挖法施工。由于通風差,隧道里既悶又熱,空氣粘稠得如同凝住一樣。“雖然比地面溫度低一點,但感覺像在蒸籠里面干活。進隧道前個個活蹦亂跳的,出隧道后就成一道菜——清蒸小排了!”工程部楊書林邊說邊擰衣服,汗水不停流下,似乎這是一件剛從水盆里撈出來的衣服。這樣的場景天天都在上演,建設者們從剛開始的叫苦不迭漸漸地變成了現在的互相調侃。
“車站主體的核心土解除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項目部一邊進行中隔墻開挖,一邊還要兼顧仰拱二襯的混凝土澆筑,再加上超過40度的高溫天氣,大家的衣服沒有一刻是干的。”項目部總工李波說道。
和工人一起克服高溫天氣
“咕咚咕咚……”剛從隧道里出來的技術工人羅萬同大口喝下一碗綠豆湯,直呼“爽快”。項目部給施工隊買了大量綠豆,讓他們每天熬上一大鍋,這是工人們消暑解渴的必備良品。
“經過半天暴曬的鋼筋,到了下午好像剛從烈火中淬煉出來似的,非常燙手。”上橋車站2號風井的鋼筋加工師傅張中華一邊擦汗一邊猛往口中灌綠豆湯,汗珠滴在鋼筋上,瞬間就蒸發了。目前2號風井正在進行結構施工,每天的任務就是綁鋼筋、關模板、澆混凝土,循環往復。
除了綠豆湯,項目部還準備了很多防暑降溫的食品和藥品,西瓜、桃子、薄荷糖、藿香正氣液等隨處可見,各個工點都備有酒精。工人開工前用涼水打濕毛巾系在額頭以適應剛從空調房出來突變的氣溫;項目還購買了一批小風扇夾在安全帽沿兒上,嗚嗚轉個不停的小風扇也給這炎炎夏日送來了些許清涼。“工期緊張,我們必須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中暑人員,保證大家的身體健康。”項目經理肖兵經常囑咐安質部,一定要準備足夠的防暑降溫品,做好思想工作,和工人們互相理解體諒,共同克服高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