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承建湖東東路為福州市首條“穿山過河”地下公路,自開建以來備受關注。9月15日,項目部繼安全穿越晉安河后,再次攻克關鍵性節點,暗挖隧道南洞提前2個月貫通,北洞僅剩30米長的難關正在加緊攻克。
湖東東路位于福州市晉安區,為湖東路的向東延伸段,建成后將為福州市北部城區提供一條最便捷的東西向主干道,可實現市內湖東路與東二環的快速連接,大幅緩解周邊路網的交通壓力。
該道路呈東西走向,依次穿過晉安河、金雞山療養院、金雞山山體,全長1.9公里,設雙向4車道,時速50公里。為避免對地面建筑及環境造成影響,不破壞晉安河美景,該工程摒棄“遇水就搭橋”的方式,采用了全隧道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東西兩側U型槽、明挖暗埋段、暗挖段三部分。如此一來,湖東東路既要穿越河床底部,又要洞穿山體,是福州市第一條“穿山過河”的地下公路。
隧道穿越金雞山山體為暗挖段,設南北雙洞合計總長約1.65公里,是重要控制性工程。金雞山山體地質復雜,從進洞的淤泥地質到最不穩定的VI級圍巖,南麓山體淤泥多、水脈復雜、含水量大,加上該段屬超淺埋隧道,埋深最小只有6米。“這樣的開挖環境,全國難得一見,是我從事隧道施工以來,碰到難度最大的一個!”項目部總工程師任國強說,“VI級圍巖極易沉降和收斂,加上地下水豐富,砂土常與水一齊涌出,必須先降水,否則掌子面容易失穩坍塌。”
為確保萬無一失,項目部進行了十幾次專家論證,在反復試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決定從兩端掘進,于2015年3月21日進洞。
“為保證隧道正常掘進,我們采用高壓旋噴樁加固洞頂淤泥段土體,以提高圍巖穩定性,最深的樁打到了地下28米。” 任國強說,“對于隧道的砂土段,在兩側采取真空井點降水法,在隧道兩側5米處,每隔10米打一口深30米、直徑0.4米的井,然后密封井口,真空抽排井內的水,由此降低地表水位,創造隧道內干地施工的條件。”
歷時 909天攻堅,項目團隊實現南洞提前2個月貫通,施工中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這個長度的隧道,若是一般的硬巖層地質,只需要幾個月便打通了。”任國強說,“北洞計劃1個月內貫通,力爭明年3月全面完工通車,給福州人民交一個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