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來,中國交建搭乘“一帶一路”的發展快車,在5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合同近400億美元。投資和承建的中巴經濟走廊系列項目、肯尼亞蒙內鐵路、塞爾維亞澤蒙大橋、牙買加南北高速公路等項目,堅持屬地化經營管理,既修路架橋、筑港通航,達成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通過長期系統的社會責任的履行,實現民心交流“軟聯通”。
蒙內鐵路
中國標準“走出去”
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簡稱蒙內鐵路)連接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港,是肯尼亞百年來建設的第一條新鐵路,也是海外第一個全部采用中國鐵路建設標準實施的項目。中國交建旗下的中國路橋作為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通過這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帶動中國標準、技術、管理、人才和設備的“走出去”。
之前,由于陸上交通不暢,蒙巴薩港口貨物積壓非常嚴重,降低了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嚴重制約肯尼亞經濟發展。而蒙內鐵路的修建將改善這一狀況,鐵路完工后,從內羅畢到蒙巴薩的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10小時縮短到4至5小時。肯尼亞政府估算,蒙內鐵路將使東非貨運成本下降79%,商務成本下降40%。2015年,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在視察項目工地時曾表示:“蒙內鐵路是友好的中國人民和肯尼亞人民用合作的汗水修建的。肯尼亞人民乃至整個東非人民都希望蒙內鐵路早一天建成,東非人民將早一天從中獲益。”
據中國交建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經理、蒙內鐵路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孫立強介紹,蒙內鐵路將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開通運營。在滿足當地客貨運需求情況下,這條鐵路也將成為新興的旅游觀光線路。
堅持屬地化管理 實現交流“軟聯通”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走廊為中心,以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為重點的“1+4”合作布局全面展開,有效提升了當地基礎設施水平,切實改善了當地民生。
瓜達爾港
中巴友誼公路——已完工的喀喇昆侖公路一期改擴建工程
“是中國朋友修筑了中巴公路,為我們打開了致富之門,他們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和兄弟,讓我們以熱烈的歡呼聲歡迎中國朋友的到來。”在巴基斯坦海關小鎮蘇斯特慶祝國家獨立日儀式上,主持人這樣歡迎過中國交建項目的中方員工。
當地員工占中國交建在巴基斯坦員工總數的80%。中國交建在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向大學生免費提供實習崗位;向附近中小學校捐贈了桌椅、文具、教材、校服、體育及娛樂等物質和設備,還幫助學校修復了年久失修的供水系統;向洪水災區捐贈物資……為了更好地幫助貧困員工,2013年10月,中國交建所屬中國港灣巴基斯坦辦事處設立“員工救助基金”,由中方員工自愿捐款籌集基金,幫助當地雇員解決燃眉之急。2016年8月26日,中國交建參與建設的中巴法曲爾公立小學正式運營,121名學生先期入學。聽聞小學建成,鄰近村子的學生慕名而來,踴躍報名。9月1日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來校訪問時,巴方陪同人員問迎接的孩子們來自哪里,一位孩子自豪地說:“我來自中國小學。”
中巴法曲爾公立小學
在肯尼亞,蒙內項目部也援建了當地的一所小學的新校舍,還成立了鐵路人才培訓基地。蒙內鐵路修建之前,肯尼亞失業率高達40%,許多年輕人沒有固定工作與生活來源,而中國建設者的到來改變了這一狀況。越來越多的肯尼亞人來到鐵路上工作。
中方員工現場培訓當地員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蒙內鐵路人才培訓試驗基地,采用現場操作和理論學習兩種方式,培養當地雇員,解決企業在肯尼亞的人才匱乏,也為肯尼亞儲備鐵路施工人才,建設了一條受益雙方的“捷徑”。肯尼亞小伙兒馬利姆指著手中的“畢業證書”說,“以前我總是打零工,經常填不飽肚子,而這個這是我以后的希望!”他的“希望”不僅是手中的這張紙,更是從“蒙內鐵路人才培訓基地”里學到的一技之長。
在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建設過程中,除了廣泛融入當地文化環境,還為促進當地經濟與文化教育發展貢獻力量。同“硬實力”一同的彰顯的,是中國建設者的“軟實力”與“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