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公司要聞

    您的位置:首 頁> 新聞資訊 > 公司要聞 >

    扛起建設的主力軍大旗



    發布時間:2018-09-20 07:53:00   
    綜合報道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8-09-20

        9月10日,由盾構公司承建的福州地鐵2號線祥坂站至寧化站區間左線順利接收進入鋼套筒,標志福州地鐵2號線全線貫通。

        福州地鐵2號線全長30.6公里,是中國交建第一個整線承接的地鐵項目。隧道局在2號線施工建設中承建3個標段,包含6個車站,8個區間,經過線路地質、環境復雜,既有軟若流沙的淤泥質地層,又有硬如鋼鐵的大塊巖石,盾構機掘進之處,有老舊建筑、橋梁樁基,還有江流孤石、地鐵線路。公司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專業優勢,整合優勢資源,共投入12臺盾構機,憑借高超技藝,攻克了一道道難題,創造多個先例,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打響了“中交軌道”的品牌。

        確認過眼神,與地鐵1號線“擦身而過”
        2018年4月30日,盾構公司7標項目部承建西洋站至南門兜站區間右線隧道在與運營中的地鐵1號線“擦身而過”后,完成盾構接收任務。這是福建省地鐵隧道首次“超近距離、零擾動”穿越已運營地鐵線路,開創了福建省同類工程施工先河。


        “盾構機掘進施工必將擾動隧道上方的淤泥和粉質黏土,稍有失誤就會造成1號線隧道變形,后果不堪設想。”7標項目經理何勇飛說。西南區間右線隧道與1號線區間隧道最小凈距僅1.98米,為確保萬無一失,項目團隊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并做了周密部署。“我們還在1號線的隧道里裝上自動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是否發生沉降,精確到毫米。”項目機電總工宋思文說,整個過程,必須恰到好處地控制掘進速度、出土量、機械運轉等多個環節。

        經過50多個小時的持續作戰,項目團隊以1號線隧道沉降值低于2毫米的高精度圓滿完成任務。福州市地鐵公司總經理葉晨立表示:“這次成功穿越為福州地鐵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說明了中國交建的盾構施工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首現難題,多方專家“會診”穿越閩江
        盾構公司6標承建金祥站至祥坂站區間須穿越閩江,過江段長達1580米。“施工遇到了國內首次出現的難題——江底掘進過飽和液化砂層,盾構機沉降極難控制。”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徐光偉說。


        已有4年盾構機操作經驗的王全力坐在駕駛室內,全神貫注地盯著4個系統屏幕。“我最怕看見屏幕顯示切口壓力過大。一般壓力控制在3.29巴左右,如果在3.6-3.7巴之間就有可能擊穿江底,危險就大了。”

        金祥區間過江段地層復雜多變,盾構掘進經歷了粗中砂、淤泥夾砂、淤泥質土層、粉質黏土等4種地層。尤其是經過江底“V”形沖刷槽,隧道距離閩江底最近處僅8米,壓力變化增大,容易造成江底擊穿——這是最需要嚴陣以待的風險。
        為此,項目部先后3次邀請12位全國知名盾構專家及地質專家“會診”,改進施工方案,并采用新工藝改良局部地質條件,最終攻克10余項風險難關,安全穿越閩江。


        全國首創,“偷梁換柱”穿過橋梁樁基

        南京公司8標項目部承建紫陽站至五里亭站區間下穿五里亭立交橋,左右線隧道分開以避讓立交,共20根橋墩樁基侵入隧道。由于周邊構筑物、地質水文條件、地下管線等極其復雜,項目部打破常規,與設計院共同探索,國內首創并成功應用體系轉換法托換立交橋樁基,通過兩次體系轉換“偷梁換柱”,完成整個托換施工。


        項目團隊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在作業場地狹窄受限的環境中,僅用30天便拔除橋下30米深的20根樁基,高效地完成了拔樁施工。2017年8月23日,紫五區間雙線順利貫通。

        “該技術節省300多萬元費用,而且規避了深基坑作業和盾構磨樁風險,推廣價值大。”8標項目經理潘臻琦表示,該體系轉換法托換樁基施工的成功完成,填補了國內類似復雜條件下樁基托換工程施工的空白。


        攻堅克難,在“流沙”中平穩穿越危樓

        紫陽站至水部站盾構區間由南京公司8標項目負責施工,最危險的任務是下穿福馬路旁的橡膠廠宿舍樓這一重大風險源。該樓緊靠晉安河,所處淤泥質粉細砂地質極松散,“就如同在‘流沙’中進行盾構施工,本身就很危險,更何況上面還有一棟危樓。控制不好,會造成樓房倒塌的嚴重后果。”8標項目經理潘臻琦說。這棟建于40年前的磚混結構老舊建筑,常年受臺風、強降雨影響,最嚴重時積水浸泡達1.2米。
        南京公司組建技術攻關小組,反復研討并制定了科學的施工方案,不僅加強沉降監測手段,還通過改造刀盤、刀具以降低對土體的擾動,使用新材料、新工法提高注漿加固效果。為確保安全,監測頻率由1天2次加密到2小時1次,每3個小時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經過11天奮戰,安全穿宿舍樓,累計沉降量控制在8毫米內,福州地鐵公司高度贊揚:“有效保障了危樓安全,圓滿完成施工任務,充分展現出貴司和衷共濟、攻堅不畏難的中交精神。”


        隧道局負責施工的盾構區間多次穿越房屋建筑,除此之外,盾構公司承建區間3毫米精度穿越沒有資料的別墅區、以330米小半徑曲線姿態下側穿89棟老舊建筑物,均屬國內罕見。


        再創紀錄,冷凍法施工建最長聯絡通道

        紫陽站至五里亭站區間超長聯絡通道于2018年4月17日安全貫通。該聯絡通道由南京公司8標項目部承建,全長66米,為目前國內最長的地鐵聯絡通道。


        地鐵聯絡通道設置在區間左右線隧道之間,具有維護、應急救援等作用。該聯絡通道采用冷凍法加固土層進行掘砌施工,能有效隔絕地下水,具有安全、可控、環保等優點。地鐵聯絡通道冷凍法施工大多為長度10米左右的小范圍凍結施工,長度達到66米在行業內尚屬首例。
        項目部精心組織各工序施工,克服了鉆孔難度大、開挖暴露時間長、作業面小、開挖風險控制難等困難,歷時8個月實現聯絡通道安全貫通,為超長聯絡通道冷凍法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為擴大冷凍法應用領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國內最長聯絡通道為蘭州地鐵1號線文化宮站至西關什字站區間聯絡通道,由盾構公司承建,于2017年4月10日貫通,全長43.69米,采用礦山法施工。


        啃下硬骨頭,“難門兜”施工受政府贊揚

        “南門兜站是福州地鐵2號線建設過程中最艱難的一個車站,你們能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保證了醫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正常運轉,是福州地鐵的功臣!”2018年春節前夕,福州市副市長楊新堅在盾構公司7標項目部慰問時,對項目團隊給予高度贊揚。

        南門兜站為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由于處于市中心,交通導改相當困難,再加上地下巖石堅硬,太多的困難與各種限制邊界條件交織在一起,使南門兜被稱為“難門兜”,每一步都顯得比2號線其他車站困難許多。
        硬巖是最大的攔路虎。南門兜站地下6米為強風化砂土狀、碎塊狀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等高強度硬巖,單軸抗壓強度最高達到130兆帕,最大的巖石有100多米長,普通的挖掘機根本挖不動。由于車站周邊就是市政府、協和醫院和于山古城墻,加上附近有軍用光纜,對于硬巖又無法使用爆破的方式進行處理。
        項目團隊摸著石頭過河,嘗試并應用多種工藝,克服了圍護結構硬巖成槽的困難,并采用潛孔鉆引孔、液壓劈裂機劈裂輔以機械鑿除的工藝,解決硬巖開挖的難題,在施工工藝和技術創新上均取得了突破。


    作者:綜合報道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