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基層報道

    您的位置:首 頁> 新聞資訊 > 基層報道 >

    福州地鐵2號線水紫區間右線貫通



    發布時間:2018-01-15 09:33:00   
    萬超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8-01-15

            近日(12月30日),南京公司承建福州地鐵2號線水部站至紫陽站區間右線安全貫通,提前30天完成節點任務。

    水紫區間單線隧道長約1.14公里,采用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掘進施工,存在小曲線始發、穿越老舊宿舍樓等施工難點。

    “這個隧道是半徑為350米的左轉彎小曲線始發,相比于一般的直線段與緩和曲線始發,成型管片拼裝質量難以控制,極容易造成錯臺超限及滲漏水情況,需要盾構機與管片的超前量時刻保持一致。”盾構技術人員萬超說,“始發半徑為350米的轉彎環超前量為21.26毫米,我們在盾體穿過加固區后,慢慢將右側油缸行程比左側拉開至70毫米以上,同時將管片選點與盾尾間隙保持均勻,為管片拼裝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經過初期的精密調整,隨著隧道進入緩和曲線,始發段施工完成,管片錯臺沒有一處超限,無滲漏水情況,完美地完成了小曲線始發施工。

    隧道下穿一座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橡膠廠宿舍樓,穿越距離長達86米,且穿越段地質為淤泥質粉細砂。“如此長距離的穿越對控制建筑物整體沉降非常不利,加上盾構穿越時粉細砂會流失,軟土將被側向擠出,穿越時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建筑物開裂甚至倒塌的嚴重后果。更何況這個建筑還緊靠福州市區最大的內河晉安河,地層中松散巖類孔隙承壓水在盾構施工的擾動下會產生坍塌。”項目經理潘臻琦介紹說,為了保證安全,項目部找到專業測量單位在房屋上布設了監測點,在數據平臺上24小時不間斷測量房屋沉降、側偏等數據。同時還運用了新型施工工藝“克泥效工法”,通過向中盾徑向孔注克泥效,來填充盾殼與土體之間的建筑空隙,解決盾體部分沉降的問題。為了控制盾尾及盾尾后方的沉降,項目部采用稠度儀監測每環漿液稠度,確保稠度能達到12厘米,保證同步注漿漿液在地層中能夠及時凝固穩定。經過項目部的嚴格管控和精細化施工,房屋的最大沉降量只有3毫米,遠遠小于地鐵公司規定的8毫米,得到了福州市地鐵公司的充分肯定。

     


    作者:萬超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