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線連接福州市文教科研區、工業區、歷史文化中心、大型居住區,對于推動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南區間是2號線施工難度較大的區間,雙線全長1464米,需穿越黎明湖、上軟下硬地層以及孤石段,與福州市委市政府大門僅有幾米的距離,近距離下穿1號線后,直接到達南門兜站接收井,進行鋼套筒密閉接收。
其中,最艱難的是與運營中的1號線“擦肩而過”。在松軟的淤泥和粉質黏土中修建兩條直徑超過6米的隧道,距離1號線不足兩米。“這次穿越任務在福建省沒有先例可循,盾構機穿越中必將擾動隧道上方的淤泥和粉質黏土,稍有控制失誤就會造成1號線隧道變形,后果不堪設想。”項目經理何勇飛說。
4月28日下午,盾構機到達指定位置,馬上開始穿越1號線。何勇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在工地值班室守了整整一夜。
這一夜,還有一個人一直守在最前線的盾構機上,他就是項目的機電總工程師宋思文,這位有著8年盾構駕齡的“老司機”負責整個標段的盾構施工管理。“西南區間雖短,但地質復雜,已先后穿越了黎明湖及烏山下孤石區域,平均每天只能掘進10環左右,也就是12米。接下來最大的挑戰,要算是下穿地鐵1號線了。”宋思文說。
“全體人員24小時待命,嚴格按照計劃進行,確保安全平穩通過1號線!”當晚7點,何勇飛下達了穿越指令。這段穿越持續2天左右,盾構機不能停,保障地鐵1號線的運行安全是重中之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宋思文與技術團隊做了周密準備,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我們還在1號線的隧道里裝上自動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是否發生沉降,精確到毫米。”宋思文說。所有監測數據會反饋到宋思文所在的主控室里,整個過程,他必須恰到好處地控制掘進速度、出土量、機械運轉等多個環節,最終實現土壓的穩定。“這是一個大挑戰,但我很有信心。”
4月30日下午,盾構機駕駛室傳來喜訊,按照既定方案,盾構機已經成功穿過1號線隧道。就在所有人都歡呼雀躍的時候,何勇飛和宋思文的心還是沒有放下來,因為還有最后的9米,盾構機就要到達南門兜站的接收井了,這個距離意味著只要盾構機沒有離開隧道就還有可能對1號線造成擾動。
在4月份的最后1個小時,南門兜站的西端頭井套筒里傳出了破土的聲音。“西南區間貫通啦!”當對講機傳來貫通喜訊的時候,何勇飛與宋思文提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睡個好覺,兄弟!”何勇飛拍著宋思文的肩膀說道。其實,何勇飛已經在工地上守了50個小時。
因為地下施工環境惡劣,地鐵盾構司機的黃金年齡很短,一般都在25歲到30歲。宋思文說,一年多來他沒有放過一天假,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把隧道安全挖通,然后回老家看看。
本次成功穿越引起了福州市多家媒體關注,《福州日報》在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福州市地鐵公司總經理葉晨立表示:“這次地鐵2號線盾構施工成功穿越運營中的1號線隧道,為福州地鐵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說明了中交隧道局的盾構施工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