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從沙土路碾過,一股股干燥的氣息撲鼻而來,放眼窗外,道路兩旁的駱駝刺稀稀拉拉,無盡的荒漠與綿延的黑山延伸至遙遠天際,被夕陽染紅的蒼穹更顯凄涼。長達1300公里的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以下簡稱“烏尉項目”)貫穿天山南北,全線穿越沙漠區567公里,多處是無人區。“在這3200米的高原上干工程真不容易!”孫壽升上車窗,笑著說這1年多來的感受。
在茫茫風沙中加快建設的綜合場站
由中國交建承建的烏尉項目包括5條公路,總投資約708.4億元,于2017年8月1日開工建設。孫壽是烏尉項目1標的黨支部書記,他口中的“不容易”其實不簡單。在這片荒涼之地,烏尉項目1標的建設者們奮勇拼搏,打響全線隧道進洞施工的“第一槍”,進場4個月完成產值1.1億元,2018年4月被中國交建確定為首批智慧工地示范點,截至2018年7月完成產值2.6億元。
烏尉項目1標項目駐地位于新疆的東大門——依吞布拉克鎮境內,這座新、青、甘、藏四省交通要塞的邊疆小鎮,因石棉礦而興,也因石棉礦而衰,現如今常住人口卻不足200人。2017年7月,項目部35名建設者先行來到這里,開始備戰長達20公里的工程建設任務。3200米的荒漠高原,胸悶氣短、頭暈目眩、肌肉酸乏等各種不良反應頻發,離駐地最近的醫院也要70公里路程,再加上環境荒蕪、人煙稀少,項目部一時間出現了“太難了,干不了”的聲音。
舒適的工作環境
為了穩定隊伍,項目部緊急籌劃,在2個月內完成所有臨時駐地建設。當搬進由1座廢棄的教學樓改造而成的全新辦公樓,看到醫務室、健身房、職工書屋、職工影院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大家伙兒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笑了就好辦了,我們還給每間辦公室和宿舍都配上綠蘿和加濕器,給大家提供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孫壽介紹說。節日期間,項目黨團組織還舉辦了“五四青年說”、籃球賽、趣味運動會、茶話會等活動凝聚正能量,把“溫度”傳遞到每一位員工的心里去,幫助他們倒出心中的“苦水”,當好他們的“娘家人”。
一年一場風,從春吹到冬,可說是烏尉項目施工環境的真實寫照。“這里的風沙都是‘干貨’,張口一嘴土,閉嘴一口沙。”項目部總工王偉東介紹說,拿出此前去若羌開會遇到沙塵暴時拍攝的視頻,風挾裹著沙呼嘯而過,能見度不及2米。建設者們十天半月地與沙塵暴這個“勁敵”打交道,已經掌握了規律,時刻做好狂風就躲、沙停就干的戰斗準備。1個小時前,王偉東還在為新員工小祁講解路基施工的注意事項和壓實檢測的技術規范,突然風從平地起,卷起漫天沙土。王偉東和小祁熟練地護住眼睛、緊捂著嘴背風而立,迅速躲進附近的鋼筋加工場內。待風停了,王偉東立即起身繼續前往另一個工點。
綜合場站
仲夏的烏尊肖爾山光禿禿地從無垠的荒漠里凸顯出來。梁場上,工人們都頭戴蚊罩、手著防護手套,有的在焊接制梁模具,有的在給箱梁灑水養生,有的在清掃場地,一切井然有序。“小郭,快把花露水拿來給我噴一下。”鋼筋加工場門外,綜合場站技術主管張子川拉高嗓子大喊著。只見他右手一抬,四五只又大又長的土黃色蚊蟲稀里嘩啦地落了下來。張子川的臉已經覆上一層薄薄的沙土,脖子上密密麻麻滿是蚊蟲叮咬后留下的殷紅痕跡。“我們是全線最先完成綜合場建設的單位,總包部和相鄰幾個標段先后幾次來這里參觀呢。”說起項目綜合場建設,張子川笑著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詩人余光中說,“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在烏尉項目,鄉愁是一片廣袤無垠的荒漠。項目財務部長雷玉海因工期緊張半年沒回家,回憶1周前的探親感受,他低沉著說:“這是我這么多年唯一次帶著悲痛回家。印象里父親僅40出頭,這次陪他去醫院查看病歷,才猛然發現他已經53歲了!”后來,項目部鼓勵員工們在不影響工作進展的情況下“常回家看看”,大家為此感到欣慰。雷玉海酷愛書法,潑墨揮毫寫下“風沙大斗志更大,海拔高斗志更高”的座右銘,以此激勵自己,也勉勵“戰友們”。
8月5日,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烏尉項目1標的建設者們在職工影院觀看新出品的電影,歡笑聲縈繞在項目部院內。烏尉項目對完善新疆高速公路網的布局,改善沿線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推動南北疆互聯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烏尉項目1標團隊壯志不減,在荒漠中磨練精兵,已從1年前的35人壯大到如今的63人,他們用堅強的韌性在這片茫茫戈壁上落地生根,正朝著下一個目標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