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紀檢監察Discipline inspection

    您的位置:首 頁> 黨群建設 > 紀檢監察 >

    如何開展企業效能監察工作



    發布時間:2011-10-18 06:43:00   
    吾名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1-10-18

            一、企業效能監察概述
            (一)企業效能監察的概念   
            企業效能監察是企業監察機構針對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效能的有關業務事項或活動過程,監督檢查相關經營管理者履行職責行為(以下簡稱履職行為)的正確性,發現管理缺陷,糾正行為偏差,促進企業規范管理,自我完善,提高經營管理效能的綜合性管理監控工作。
            (二)判斷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正確性的主要指標
            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和時限性是判斷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正確性的主要指標。
            1、合法性是對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質的判斷,要求履職行為必須是合法的授權行為,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的相關規定,必須按規定接受監督;
            2、合規性是對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過程的判斷,要求履職行為必須符合相關管理程序、業務流程和技術規范;
            3、合理性是對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用權幅度量的判斷,要求履職行為必須在職責權限內合理裁量,必須符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持續經營等管理原則;
            4、時限性是對經營管理者管理用權效率的判斷,要求有特殊時間限制的管理事項不得突破法定的時限要求。
            (三)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偏差的表現方式
            1、不作為,是指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職責的行為;
            2、違規作為,是指以違規的身體舉動實施了降低企業效能的行為;
            3、拖延作為,是指有責任履行職責但推逶、拖延、扯皮,消極怠工的行為。
            (四)效能監察的基本特征
            1、企業監察機構是企業內設管理機構之一,效能監察是內部經營管理行為監察;
            2、效能監察是企業內部管理過程監控環節上具有綜合監督性質的一項工作;
            3、效能監察是紀檢監察工作直接服從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途徑。
            (五)效能監察工作的基本原則
            1、科學發展原則。圍繞企業經營中心,服從、服務于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促進建立節約型企業,持續發展,不斷提高效益;    
            2、依法監察原則。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開展效能監察;
            3、實事求是原則。重調查研究、重證據,在適用法規和整改糾偏上做到客觀公正;
            4、協調統一原則。監察監督與紀檢、監事會和審計等其它監督部門相協調,堅持監督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與服務經營管理目標相統一;堅持促進制度建設與提高企業效能相統一;堅持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控制機制與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相統一;堅持懲處約束與教育激勵相統一。
            (六)中央企業監察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實施本企業效能監察工作,主要職責是:
            1、按照本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效能監察工作的要求,結合本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提出效能監察年度工作計劃和效能監察立項意見,負責本企業的效能監察日常工作;
            2、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參與效能監察工作,與監事會、審計等部門協調配合,形成綜合監督力量;
            3、根據選定項目,建立相應的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實行效能監察項目負責制;
            4、受理對效能監察決定有異議的申請,并組織復審;
            5、開展調查研究,組織理論研討、業務培訓和工作交流,總結推廣典型經驗;
            6、完成本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七)效能監察工作任務
            1、檢查經營管理者履行職責,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完成經營管理目標任務的情況,促進企業加強執行力,維護指令暢通;
            2、監督檢查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的正確性,發現行為偏差和管理缺陷,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會同相關部門提出監察建議或決定的意見,加強內部管理監控;
            3、按規定參與調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問題,依法追究有關責任者的責任,避免和挽回國有資產損失;
            4、按規定參與調查處理企業發生的重大、特大責任事故,促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5、按規定及時將發現的違法和違紀違規線索,移交有關部門處理,督促企業依法經營和經營管理者廉潔從業;
            6、督促監察建議或決定的落實,糾正經營管理者行為偏差,總結推廣管理經驗,健全管理制度,促進企業規范管理,完善企業激勵約束機制。
            (八)企業監察機構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權限:
            1、要求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及其所在部門(單位)報送與效能監察項目有關文件、資料,對效能監察項目相關情況作出解釋和說明;
            2、查閱、復制、摘抄與效能監察項目相關的文件、資料,核實效能監察項目的有關情況;
            3、經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批準,責令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停止損害國有資產、企業利益和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
            4、建議相關部門暫停涉嫌嚴重違規違紀人員的職務;
            5、效能監察人員可以列席與效能監察項目有關的會議;
            6、效能監察項目涉及本企業以外的其他中央企業的人員的,可請求相關中央企業協助查詢和調查,有關中央企業應當予以協助,必要時可以提請國資委紀委監察局予以協助。
            (九)效能監察可以采用下列監察方式
            1、針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點、難點,針對資產管理的風險因素和職工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等,開展單項或者綜合事項的效能監察;
            2、針對企業業務事項和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或重點環節,開展事前、事中、事后或全過程的效能監察;
            3、充分利用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開展效能監察工作。
            (十)監察人員
            1、效能監察機構根據企業章程設置適當的監察人員。
            2、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人員以監察人員為主,相關部門派人參與,或者聘請具有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員參加。
            3、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成員應當熟悉效能監察業務,了解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經營管理情況,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公正廉明。
            二、企業效能監察基本程序
            企業效能監察的基本程序包括確定效能監察項目、實施準備、組織實施、擬定監察報告、作出監察處理、跟蹤落實、總結評審和歸檔立卷等。
            (一)效能監察項目的確定
            1、確定項目的三種方式
            (1)企業負責人直接指定的效能監察項目;
            (2)上級單位統一組織的效能監察項目;
            (3)監察機構調查分析,研究擬定并報批的效能監察項目。
            2、選題立項的原則 
            (1)針對經營活動的中心工作,針對改革發展和穩定工作選題立項;
            (2)針對資產基礎管理、生產經營和資本運行三個層面選題立項;
            (3)針對風險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選題立項.
            (二) 效能監察實施準備的主要過程
            1、成立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檢查組成員以監察人員為主,相關部門派人參與,或者聘請具有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員參加,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效能監察項目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監察的,不得作為檢查組成員;
            2、對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成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及法律法規和企業相關制度的培訓;
            3、收集整理監察依據,理清監察項目的主要業務流程和關鍵崗位權限,找準主要監察點,明確監察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驟,制訂實施方案;
            4、向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所在部門(單位)發送效能監察通知,相關部門(單位)應當提供效能監察必需的工作條件。
            (三)效能監察組織實施的主要內容
            1、向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所在部門(單位)通報實施效能監察的目的、要求和相關事宜;
            2、依據效能監察項目實施方案規定的方法和步驟對有關經營管理者進行檢查;
            3、檢查效能監察項目有關經營管理者履行職責、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完成管理目標任務的情況;收集與監察項目有關的文件資料和事實陳述;檢查經營管理者履職行為的正確性,發現行為偏差和管理缺陷;
            4、向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及其所在部門(單位)通報檢查情況,聽取其意見,并予以確認;
            5、會同相關部門對發現的行為偏差和管理缺陷進行分析,并查找其在體制、機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存在原因,研究提出監察建議或決定的意見。
            (四)擬定效能監察報告
            1、效能監察項目實施后,效能監察項目檢查組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擬定效能監察報告,并報本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批準。
            2、效能監察報告內容包括監察依據、檢查過程、發現的行為偏差和管理缺陷、管理控制制度分析和監察建議或決定意見等。
            (五)監察處理:  
            1、監察機構對監察中發現的需要追究黨紀處分或者法律責任的問題,按權限報批后,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2、對涉及本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問題,移送有處理權的單位;
            3、對需要進行監察處理的,經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批準后,下達監察建議或者監察決定。
            (六)跟蹤落實
            監察機構應當對監察建議或決定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整改意見的落實,及時將效能監察結果及整改情況,抄送給企業各監督管理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等部門使用。
            (七)總結評審
            中央企業每年底要對全年效能監察工作進行總結,并對完成的效能監察項目進行效果統計和成效評定。
            年終(度)書面工作總結報告按權限報批后,報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和上級監察機構。
            (八)立卷歸檔
            已經完成的效能監察項目資料要及時立卷歸檔。
            卷宗應包括立項報告(表)、實施方案、總結報告、《監察建議書》或《監察決定書》等全部原件資料。
            三、監察建議和決定及其執行
            (一)監察建議
            監察機構在效能監察工作中,對查明的下列尚不夠作出紀律處分的行為偏差事實,報批后,下達整改監察建議:   
            1、不執行、不正確執行或者拖延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管理制度,以及重要決策、決議、決定等,應予糾正的;
            2、不執行、不嚴格執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或存在管理缺陷的;
            3、經營管理決策、計劃、指令以及經營管理活動不適當,應予糾正或應予撤銷的;
            4、違反本企業選人、錄用、任免、獎懲工作原則和程序,決定明顯不適當的;
            5、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相關規定,需要予以經濟賠償的;
            6、其他需要提出監察建議的。
            (二)監察處分決定:
            監察機構在效能監察工作中,對查明的下列尚未涉嫌犯罪的違紀違規事實,報批后,作出監察處分決定: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按照人事管轄權限應當給予相關責任人紀律處分的;
            2、不按規定追繳,或者不按規定退賠非法所得的;
            3、已經給國有資產或企業利益造成損害,未采取補救措施的;
            4、其他需要做出監察處分決定的。
            (三)監察建議或決定的執行:
            1、監察機構經報批后,作出的監察建議或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送達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及其所在部門(單位),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及其所在部門(單位)應當采納或必須執行。
            2、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及其所在部門(單位)應當在收到監察建議或決定之日起的15日內提出采納或執行意見,采納或執行情況要書面報告給相應的監察機構。
            3、對監察決定有異議的,被檢查的經營管理者可以在收到監察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決定的監察機構申請復審;
            4、復審應在收到復審申請之日起的30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期間,不停止原決定的執行。    


    作者:吾名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