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隧道局承建的滬昆客專貴州段三標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臺江縣內,二項目部全長17.07公里,途徑老屯、施洞、革一等3個鄉鎮,是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集中居住地,有著多樣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該地區經濟落后,交通不便。自進場以來,項目部積極同當地群眾交流溝通,多次為當地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用誠信和人品搭建連心橋、鋪筑和諧路,贏得了沿線政府和群眾的信任、支持,關系十分融洽,施工外部環境一路綠燈,工程建設穩步有序推進。
當時修建至巖寨水庫大橋施工便道,途經排生村。項目部了解到,由于村里交通與外界隔絕,外出只能到巴拉河坐船,項目部積極與該村村長溝通,由項目部出機械在后山修建公路。村長召集村委會開會,經商量,村里給予免征地費并積極出人配合修建。最后,項目部在節省效益同時還如期打通了通往巖寨水庫大橋的施工便道,此舉得到了當地政府及群眾的一致好評。
春節期間,附近老屯鄉、施洞鎮各村寨的有舞龍燈的習俗。龍燈舞到誰的家門口,誰都要放掛鞭炮迎接龍燈,以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生活紅火。三公司滬昆貴州項目部早早準備了鞭炮、煙花和糖果,給舞龍的村民們加油喝彩。這樣的活動不僅體現了我們項目部充分尊重少數群眾風俗習慣,也得到了當地群眾對我們滬昆高鐵的理解和支持。
在南你村,許多專門給村里灌溉的水渠由于年久失修已不能繼續使用。因為一些臨建工程,有部分水渠遭到損壞。遵照當地百姓的習慣和意愿,項目部出動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重新埋設水管,解決了百姓的實際問題。村長多次來到項目部表示感謝。
在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慣基礎之上,三公司滬昆貴州項目部通過多種積極舉措,同地方群眾建立了和諧關系,營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為確保各項進度目標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滬昆高鐵的建設,也必為苗鄉人民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李智圖文)

當地苗鄉姊妹節苗民途經高鐵項目部

老屯鄉長灘村一村寨樓房掛著鄉里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