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我將用它來記錄永生。”莫言先生寫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他會在幾年后摘得諾貝爾文學獎。近日初入職場,思緒紛飛,恰逢“書香中交、書之感悟”活動舉辦,便借此贅言幾句。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我同樣認為一本好書可以讓讀者于文字間感受作者寫作時的思想與態度。我們喜歡一本書,不在于這本書為多少人所喜愛,亦或是有多么的難得及這本書的作者是否很有名,只要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讓我們覺得“嗯,沒錯,就是這樣。”我們便會耐著性子全身心地投入將這本書看完。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劉同
二十三四歲的我們,剛剛揮手告別了我們的學生時代,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傻氣,我們雄心萬丈,發誓要改變世界,高呼“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進從頭越”。
當生活如潮水般向我們涌來的時候,我們慢慢地被淹沒在生活和工作中,程式化的進行著各種“成人式”的活動,偶爾舉目四顧,殊不知,“茫然”一詞已侵入我們的眼眸。其實劉同在書中已經告訴了我們,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波瀾壯闊,更多的是平淡如水。我們要做的就是像水一樣,學會安排我們的生活,行一些路,讀一些好書,做有意義的事,在點滴中積累與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時候可能會遭遇“泥沙”,但如果你像泥沙一樣沉淀下去了,那么你就“泯然于眾人”,再也看不到陽光了;我們不妨慢慢地積蓄自己的力量,不斷地沖破障礙,茁壯成長。當有一天時機來臨的時候,我們便能奔騰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而這一切,只因為我們甘于平凡,但我們拒絕平庸。
自我們懂事以來,就被社會架構設定好,進入我們的學業生涯。十六年以后,當我們第一次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踏上人生這所大學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但我們不要怕,當周圍都黑暗時,我們可以盡力給自己點一盞燈。“那盞燈也許不那么亮,甚至不能照亮我們未來三步之內的路,但只要我們支撐下去,努力亮著,起碼能讓周圍的人在黑暗中一直看見你。”對于我們自己選擇的路,要相信與尊重自己的選擇。不要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至少證明給自己看,不管有多么艱難,我們都不會倒下,依舊倔強的踮起腳尖努力的摘拾屬于我們的夢想。
后來,我們發現,堅持戰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要盡可能的不被這個世界改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曾因為苦而輕易說放棄,只會因為扛而努力去成長。每段青春都是苦的,熬過這段艱難的日子,轉過頭看,我們只會呵呵一笑,嘆一句“不過如此”。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成長怎么會少的了磨難與考驗?重要的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妄自菲薄,遇到任何事情,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加油努力,奮發向上,多思考,多交流,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對未來抱有無限的希望和保持無限的激情。不要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么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水本無愁,因風起皺。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成長不易,青春不難。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學會自立,情感工作中都不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把快樂放在外面,失落放在心里,自己給予自己足夠得安全感。泰戈爾說:“只管走過去,不要逗留著去采了花朵來保存,因為一路上,花朵會繼續開放。”所有的事只要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了,不必盡善盡美,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曾經為之努力,奮斗過,我們就不會后悔。生活中或許有太多的迷茫,有諸多的不順,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都不能成為我們懦弱的借口。每一次阻礙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歷練,只有敢于面對,我們才能成長。
劉同用他的青春寫了一個十年的故事,接下來,換我們用十年去精彩我們的未來。
不要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