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科研動態Research dynamic

    您的位置:首 頁> 科技裝備 > 科研動態 >

    全國首創體系轉換法技術應用成功



    發布時間:2017-09-22 06:53:00   
    季洛洛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7-09-22

        近日,南京公司福州地鐵2號線項目部創新技術,采用體系轉換法成功托換五里亭立交橋樁基,該技術為全國首創。

        項目部承建的紫陽站至五里亭站區間上方為五里亭立交橋,隧道左右線分開以避讓立交,共20根橋墩樁基侵入隧道,需進行樁基托換。

        托換位置周邊構筑物、地質水文條件、地下管線等極其復雜。如果按照常規的橋梁樁基托換技術,要改造盾構機,才能“沖破”障礙樁基,將增加上千萬元的成本。“復雜的施工環境下常規方法行不通,項目部與設計院共同探索,最終形成了國內首創的體系轉換法。”潘臻琦介紹說。

        這種新技術全名為“淺基坑結構體系轉換法橋梁托換樁基施工技術”,就是在隧道外新建樁基、承臺,利用搭設于新建承臺的型鋼貝雷梁臨時支撐體系頂升梁體,實現首次體系轉換。再拆除原有橋梁下部結構,拔除障礙樁基,原狀恢復下部結構,落梁實現二次體系轉換。最后拆除臨時支撐體系,完成整個托換施工。

        實施過程中,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僅用30天便拔除橋下30米深的樁基,平均1根樁基花一天半時間。現場施工場地狹窄,拔樁最小凈空只有7米,拔樁時履帶吊若碰撞臨時支撐結構將造成安全事故。為解決以上問題,項目部縮短履帶吊的每節吊臂,每節鋼護筒也由原來的6米更改為3米或4米,滿足了施工空間要求,高效地完成了拔樁施工,為盾構機順利穿過提供了工期保障。

        “該技術節省300多萬元費用,且規避了深基坑作業和盾構磨樁風險,推廣價值大。”潘臻琦表示,該重要節點完工,宣告國內首創的體系轉換法樁基托換工程成功完成,填補了國內行業類似復雜條件下樁基托換工程施工的空白。


    作者:季洛洛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