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20:00,隧道局運維項目部調度中心接到運營公司外聯部的通知,中國政府捐贈肯尼亞的一批賑災糧食已運抵蒙巴薩賴茨港,需經由蒙內鐵路緊急運輸內羅畢,以解因多年干旱已飽受饑餓之困的肯尼亞災民的燃眉之急。
此時蒙內鐵路旅客列車開始試運營不到二十天,貨運運輸還未展開,負責蒙內鐵路運營的隧道局運維項目部開展貨運運輸的條件還不具備:人員未到位、裝卸場地未開通、作業機制未建立……不確定的因素很多,眾多困難考驗著蒙內鐵路、考驗著中交鐵路運營人。
賑災運輸義不容辭,堅決完成賑災糧的運輸任務!運維團隊迅速行動。一次完整的貨物運輸,包括配空、裝車、掛運、輸送、送位、卸車、排空等一系列的流程,大家積極克服困難,全面保障運糧專列。在運營人的共同努力下,運糧專列一路綠燈,賑災糧食按期運達內羅畢。
讓我們一起回放蒙內鐵路首列賑災糧列車不凡的運輸過程。
畫面一:配空、裝車、安排機車
接令時,賴茨港站備有三列空集裝箱平板車在站內待令,但能夠擔當貨物列車運輸任務的機車此時卻全部集中在內羅畢機務段,在安排賴茨港站裝空車裝進港務局裝車的同時,迅速調回機車到賴茨港站擔當牽引任務。
22:00,調度中心向機務段下達命令:內羅畢終點站至賴茨港站間加開51002次,按現點運行。同時,布置內羅畢站值班員到行車室,準備51002次開車相關事宜。
23:50,機務段匯報,機車、司機均已安排完畢,但機車出動前須電務人員對LKJ設備進行檢測,夜間無電務作業人員。
20日0:00,調度中心聯系基礎部,即時安排電務人員進機務段進行檢測作業。
0:5—30,電務檢測人員出動。公共安全部、綜合部所協調的人員陸續到位;
1:41分,51002次內羅畢終點站開車,因沿途各站行車人員均在間休,列車調度員在列車通過前,逐站逐個通知各站到崗接車,整條蒙內鐵路,在這個深夜時刻,為了賑災糧運輸任務,都被動員起來,積極地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戰斗”。
8:16,51002次到達賴茨港站。
畫面二:掛運、輸送、到達
機車到位,貨物的裝車進度如何,何時裝運多少輛,何時取送,何時檢車,何時能夠掛運,在國鐵有成熟和順暢如流的一套流程,現場的貨主、貨運員、站調會按照固定流程作業并向調度匯報信息,而在蒙內,在各個崗位人員都未到位的情況下,由誰做、怎么做、何時做,逐個的環節都需要去調度去梳理協調。
在調度中心電話逐一的聯系布置下,賴茨港站的車站值班員、運轉主任、貨運主任均行動起來,積極的與港務局取得聯系,動態信息及時的在貨運、運轉、調度這一正確的渠道緩緩卻有序的流動了起來。
20日9:50,45輛裝滿糧食的集裝箱車輛在港務局裝車完畢。
12:00,貨運部門確認車輛裝載加固情況完畢
12:10,賴茨港調機進入港務局取車。
14:00,重車自港務局回到賴茨港站。
16:17,車輛部門檢車完畢,81001次蒙內首列賑災和貨物列車自賴茨港站開車。
23:54,81001次到達內羅畢終點站。
小插曲1:17:55,81001次途經米亞森尼站至馬溫古站K99+800處時,一群大象聞“香”而來,撞破防護網進入鐵路范圍,81001次列車司機即時降低運行速度,緊張睜大警惕地盯著大象的一舉一動,為確保行車安全,遇到大型動物撞入鐵軌,隨時準備緊急制動。“寧可錯停,不可錯開”。所幸大象并沒有撞入鐵軌。司機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
畫面三:送位、卸車、排空
內羅畢終點站貨場還未開通,內羅畢ICD站因后期工作需要,正處于封鎖施工之中,這批糧食在哪卸、怎么卸,必須馬上解決。
經項目部領導與總指多方聯系,最終決定:臨時開通ICD站5道,在ICD組織卸車。
21日14:41,調度中心發布229號調度命令:根據內羅畢ICD站報告,內羅畢ICD站II-5道(含201號、207號道岔)施工完畢,自發令時起工務設備開通。
14:50,內羅畢站安排調機,以調車方式進ICD站5道進行壓道。
15:30,調機壓道完畢返回ICD站。
16:00,調機掛送糧車送至ICD站5道。在這里,一個隆重的賑災糧交接儀式即將舉行,蒙內鐵路首列貨物列車運送到位,后期卸車完畢后,空車、空箱子回送至賴茨港,進入下一個裝車、輸送、卸車的循環。肯尼亞蒙內鐵路的貨物運輸十分有意義的由賑災運輸開始,掀開了中肯友誼共贏的新的篇章。
目前賑災運糧專列6月21日6月24日6月27日已開行三趟。每列45節車廂,共運送大米、玉米7900噸。
據悉,中國政府捐贈糧食將繼續通過蒙內鐵路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