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古今中外,后勤保障工作對一支行軍打仗的隊伍無疑在充當滋潤生命、增添動力和默默奉獻的作用,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卻一般不為外界所知。抗美援朝時期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的一句話:“雖然聯合國軍的空、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切斷共軍的供應,然而共軍卻以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跡”來評價當時中國軍隊的后勤工作。
隧道局蒙內鐵路運維項目部是一支由近500名將士組成的蒙內運營鐵軍海外兵團,從2016年8月開始征戰蒙內鐵路,之所以能在重重困難的環境條件下,頑強拼搏,打贏了運營籌備、開通、運營安全準時優質等一場場硬仗,也與國內的有一支優秀的綜合保障組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這支給力的國內綜合保障組由組長劉仁強和組員高飛、劉佶勛等組成,他們既要負責出國人員的招聘相關事宜,還要保障從國內向肯尼亞源源不斷地輸送合適的人員和急需的物品。只要海外同事有物品需求,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去尋找和滿足。
過去在國內,物品全都是就地補充,只需在淘寶網或京東網上用鼠標輕松點擊一下,所需和中意的物品就可輕松和快捷到手,物品供應保障在國內根本不是問題。但在海外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運維項目部的同事們大多身兼數職、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逛街。有時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合適的物品,因為肯尼亞基本沒有什么工業,物品幾乎全部靠進口,且品種不全,更別提有什么快遞服務了。買幾種簡單的物品,往往要驅車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才可以買到,所花費的成本極高。物品要空運快遞不僅運費高昂,在肯尼亞也送不到目的地;海運時間長,散件一般也不受理。
對于在肯尼亞同事的需求,國內綜合保障組的同志想到的靠赴肯尼亞去工作的國內人員隨身攜帶這一古老和仍不失生命力的運輸方式,小試一下,效果不錯!由此一發不可收,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
截至2017年8月5日,保障小組已順利辦理送出了第九十五批出國人員和第六十二批出國捎帶物品。雖然大多數出國人員是“新媳婦坐轎——頭一回”,所攜帶物品五花八門,從設備零配件到藥品,從小零食到專業書籍,從車廂牌號到交換機、路由器,從耳機到黨旗,從香煙到報紙……五花八門,不勝枚舉。也出現幾次物品開拆時放在別人姓名的包里的交接時有誤的現象。但從未出現一例出國人員走失或物品丟失的事情。有效的保障了運營前方人員和物品的需求。
“千里不帶針”這是條古訓,說的是人越走會越累,之前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物件或許都會成為沉重的負擔。從北京隧道局機關到機場,排隊取登機牌,排隊過安檢、乘機場接駁車,到候機廳再登機到轉機……經歷行走的路程不短!捎帶的物品又占空間重量也很麻煩。但大家靠的是一個信任和責任,對前方同事的關愛,將一批批物品安全帶到肯尼亞。
為完成好攜帶物品任務,每次攜帶物品后,國內綜合保障部就會根據新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總結出即保證能攜帶又符合規定不被肯尼亞海關罰款的經驗。例如對同事設備零件由不同的人拆開攜帶,在不同的隊列排隊,大家裝作互不認識的樣子。由此平安過了海關和度過了難關。這些源源不斷的物品,極大地解決了肯尼亞前方同事們工作和生活的后顧之憂,緩解了大家的思鄉之情,為前方打硬仗和打勝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