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oogau">
<optgroup id="oogau"><optgroup id="oogau"></optgroup></optgroup><xmp id="oogau">
  • 中交新聞

    您的位置:首 頁> 新聞資訊 > 中交新聞 >

    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交建深耕傳統主業,鑄造精品工程



    發布時間:2017-10-26 12:00:00   
    中國交建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7-10-26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砥礪奮進的五年。五年間,中國交建發展改革歷程也是極不平凡,從“五商中交”到“三者定位”,從執行“海外優先”戰略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五年,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降成本、拓市場、調結構、抓改革、強基礎,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這五年,我們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狀態、扎實的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全面推進中國交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交建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中國交建·砥礪奮進的五年》欄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五年來公司推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干部員工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今天展示的是“鑄造精品”篇。
    鑄造精品
    十八大以來,中國交建深耕傳統主業,鑄造了一大批精品工程。5年累計有23個工程榮獲魯班獎,74個工程榮獲國優獎;獲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重大土木工程項目杰出獎1項,FIDIC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項目優秀獎3項,FIDIC其他系列獎4項,7座大橋工程分獲“喬治·理查德森獎”、“古斯塔夫·林登少獎” 。承建了上海洋山港、長江口航道整治、港珠澳大橋、京新高速、京滬高鐵、蒙內鐵路等一大批技術難度高、社會影響大的超級工程。
    中國港
    作為國家隊,中國交建集成了我國港口建設的全部技術和能力,代表著國家港口建設的綜合實力,擁有世界領先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交建幾乎承建了我國所有沿海等級以上碼頭的設計、建設和沿海港口的航道建設,為碼頭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裝卸設備。
    中國交建掌握了大型、超大型專業化碼頭建設能力和成套技術,推動我國沿海大型、超大型專業化碼頭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在推動碼頭快速增加的同時,滿足了港口大型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
    上海洋山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島型深水人工港,中國第一座近海深水港,是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點。中國交建一直是洋山港的主要建設者。在洋山港建設決策過程中,中國交建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論證,為國家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洋山港上馬以來,中國交建牽頭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究,負責工程規劃和全部設計任務,負責全部航道建設和吹填造地,承擔了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并提供了全部集裝箱起重設備,包括四期工程全自動化碼頭的設計研發制造和安裝調試。目前正在建設的洋山港四期工程是全球單體最大的全自動化碼頭。
    中國交建掌握了國際領先的大型深水航道建設成套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推動了航道建設與疏浚產業不斷發展。公司擁有世界第一的現代化疏浚船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并帶動形成了疏浚施工企業、疏浚設備制造廠商、配套設備制造廠商、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國家疏浚工業產業體系。
    中國交建完成了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形成了“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術”,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的水運工程,是世界上巨型復雜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典范。
    以中國交建為代表的建設企業掌握了港口機械裝備的核心技術,振華重工產品被全世界用戶視為質量好、價格公道、最能準時交貨、最具競爭力的優質品牌。振華重工的港口機械裝備工業從零開始,用20年時間實現了在國際產業競爭中后來居上,迫使日本、德國、美國、韓國等國的傳統港口機械制造商逐步退出這一市場。“新一代港口集裝箱起重機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獲得國際科技進步一等獎,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振華重工的港機設備占全球市場份額80%以上,遍布全球97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座港口碼頭,連續19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橋
    中國交建是世界最大的公路與橋梁設計建設公司,設計承建了世界10大斜拉橋中的6座、世界10大懸索橋中的5座和世界10大跨海大橋中的6座。港珠澳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朝天門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拱橋,被稱為“世界第一拱橋”,北盤江大橋是世界最高橋。
    西堠門大橋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第二、國內第一長的懸索橋,其中鋼箱梁全長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浙江舟山大陸連島工程5座大橋中的一座,西堠門大橋可抗17級超強臺風,是世界上抗風能力最強的橋梁之一。
    重慶朝天門大橋主跨達552米,超越了“悉尼大橋”,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拱橋,被稱為“世界第一拱橋”。大橋能承載14500噸重量,居世界第一;公軌兩用、先拱后梁施工難度居世界第一。
    全球最高橋——北盤江第一橋于2016年12月29日通車。北盤江第一橋是杭瑞高速畢節至都格段控制性工程,連接云南宣威和貴州六盤水,由中交公規院設計,二航局承擔貴州岸施工。大橋全長1341.4米,橋面至谷底高差達565米,相當于200層樓高,為目前“世界第一高橋”。
    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是當今國際最高水平的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跨海工程,被英國《衛報》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標志著中國從橋梁大國邁入橋梁強國之列。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這是我國建設的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中國路
    中國交建是中國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資商,同時,中國交建又是促成中國鐵路“走出去”的生力軍,承建并運營了肯尼亞蒙內鐵路,正在建設中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合同總額約550億馬幣,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最大的單體項目。
    中國交建與貴州、云南等地方政府合作,創新探索公路模式,合作共贏,探索出了一條欠發達省份辦交通、辦大交通的發展新路子,實現了政府和社會資本精誠合作。“貴州模式”是中國高速公路投融資建設的一個縮影:正是公路建設管理運營體制的不斷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不斷探索,使得我國用不到30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高速公路網。
    在高速公路技術創新上,中交一公院三代人40年堅守高原,圍繞著青藏公路的歷次整治改建,探索形成的凍土工程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奠定了我國凍土工程的研究基礎,創建了我國凍土工程理論與技術體系。中交一公院凍土研究共獲得4次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2次一等獎,2次二等獎。“青藏公路多年凍土地區黑色路面修筑技術”、“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寒區公路與隧道凍害預報和綜合防治關鍵技術”、“高海拔地區大型公路隧道建設與營運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經過中交一公院幾代人的研究,我國高海拔高寒地區高速公路建設技術形成體系,2017年,世界首條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建成,2017年5月,國家科技部驗收高海拔高寒地區高速公路建設技術,標志著青藏高速公路建設有了技術支撐。
    在公路施工中,中國交建克服無人區施工等困難,打造了世界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京新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新疆烏魯木齊,穿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沙漠高速公路線路最長、等級最高、建設時間最短、施工環境最為惡劣的工程。中國交建承建的臨白三標承擔了358公里的建設任務,是全線最艱苦的標段,途經近200公里的無人區,沒有水,沒有電,沒有通信,沒有人煙,幾乎與人類現代文明隔絕。2016年7月22日,中國交建臨白3標項目實現了全線第一個全標段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60多天,在內蒙古建筑市場贏得了“中交速度”的美譽。
    2017年5月31日,肯尼亞蒙內鐵路通車,這條由中國交建承建并運營的肯尼亞“世紀鐵路”通車之后,客運服務保持良好。蒙內鐵路作為東非大動脈,承載著肯尼亞人民的百年夢想,是肯尼亞歷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它的通車運營證明了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在非洲肯尼亞的實踐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廣泛認同,鐵路中國標準“走出去”在海外試水成功。
    具備全產業鏈優勢的中國交建在鐵路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2017年8月9日,中國交建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正式開工。這條鐵路是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區規劃中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將全面促進馬來西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東海岸鐵路項目是迄今為止中馬兩國歷史上最大的經貿項目,項目的實施不僅是馬來西亞東西兩岸鐵路設施的延伸,也是中馬兩國互信和合作的又一次延伸,將進一步加強中馬兩國間的經濟交流,提升兩國間合作關系達到新的高度。


    作者:中國交建   來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關閱讀


    更多最新資訊

    韩国电影妈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