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黑山南北高速公路4分部于2017年10月開始進行第一片現澆梁施工。由于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采用歐洲標準設計施工,建設中,項目部不斷優化施工設計,有效解決了難題。
施工前期,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復核,發現護欄基座施工需在梁部主體和橋面防水完成后進行。這樣既增加后續施工安全風險,又加大了成本投入。項目部總工程師嚴少發果斷提出設計變更的想法,實現護欄基座和梁部一起澆筑。“要盡快完成變更,因為在編制現澆梁施工方案時就要考慮混凝土澆筑順序。”嚴少發介紹說,“這在國內看似一個很小很簡單的優化,在歐洲實現起來卻非常艱難。”
據了解,護欄基座的這種施工順序和工藝在歐洲屬于習慣做法,所以要想改變他們的傳統觀念很難。再加上他們對中國標準的不了解,經過1個月的溝通和討論,仍舊沒有任何進展。
眼看現澆梁施工就要開始,方案再定不下來就來不及了,項目部立即決定分兩步走:先按原設計編制現澆梁方案,同時繼續與設計院和監理溝通。時間一點點的流失,與監理的探討交流也越來越深入,現場已經完成了3孔梁的施工。通過邀請監理到已完成的現澆梁進一步探討,現場分析和解剖護欄基座先澆和后澆難易程度和風險點,終于在2018年3月底,監理接受了后續護欄基座的優化申請,于5月15日批復修改后的設計優化方案,并書面建議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全線橋梁均可考慮應用該優化方案,將護欄基座后續施工難題通過優化徹底解決。
該設計優化,在安全上避免了懸挑式支架模板的傾覆風險,減少了施工安全風險;在工期上,采用一次性整體澆筑,無需單獨進行護欄基座施工,縮短了梁部整體施工工期;在質量上,避免了小體積混凝土施工,有效保證了混凝土施工質量,同時有利于護欄基座線性控制;在成本上,利用現有支架體系,無需額外專門用于護欄基座施工的模板支架。通過護欄基座的變通解決,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企業的創新性思維,敢于打破常規,實現各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