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荔玉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文圩隧道左洞順利貫通,荔玉4分部文圩隧道貫通儀式在隧道進口端舉行,中交一公局集團副總經理李英俊、公路市政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文參加儀式。文圩隧道左洞的貫通為全線2020年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圩隧道位于廣西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文圩鎮六夏村,設計為雙向分離式四車道,左線全長4670米,右線全長4677米。4分部承擔進口段2462米建設任務,自開工以來,項目科學組織,攻堅克難,有序推進,在全體人員共同努力下,歷經842多天日夜奮戰,按既定目標實現貫通。
科學組織,多措并舉,保順利開工
文圩隧道進口端地處偏僻,山體較為陡峭。洞口位于42米高山腰處,進洞困難,緊鄰居民區,多處房屋需拆遷,進場道路多為狹窄崎嶇的村道,面對諸多困難,項目統籌謀劃,科學組織。依山設置“之”字形便道到達施工場地,協調村民拓寬原有村道,為后續施工開啟一條生命線。制定專項控制性爆破方案,同時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動員拆遷戶居民先搬后拆解決爆破作業問題。面臨紅線征地涉及范圍廣,困難較大,主動采取臨時征地方式對施工用地進行提前征拆。確保文圩隧道早日開工建設。
技術保障,攻堅克難,建精品工程
施工過程中圍巖破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地下水豐富,以泥質粉砂巖為主,巖體風化裂隙較發育,呈碎裂狀及層狀結構巖體,存在塌方、出水量大等各種不良地質現象,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施工作業條件極為復雜。為攻克隧道建設的重重難關,項目多次召開文圩隧道專題會,并多次邀請集團公司內外部專家進行現場踏勘指導,不斷研討優化施工工藝;同時采用C6鉆機、TSP、地質雷達掃描等手段綜合分析掌握地質情況,遵循“巖變我變”的原則動態調整施工方案;通過引進隧道濕噴機械手、新型二襯臺車、自行式仰拱液壓棧橋以及多功能防水板臺車等專業化和智能化的施工設備,大大的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壞境,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在多方努力下,文圩隧道實現施工新記錄,四級圍巖單洞月進尺突破180.6米!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鑄鐵軍團隊
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項目黨支部以“中交藍 黨旗紅”“交投先鋒+”黨建品牌為依托,聯合項目部及協作隊伍黨團員成立“青年突擊隊”,率先垂范,攻堅克難,打響文圩隧道保通戰。實現黨建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保證了多項節點目標如期或超前完成。項目黨支部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團隊文化和氛圍,實現了人才梯隊建設,隨著文圩隧道的貫通,2018年參加工作的新員工已然成長為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干。同時項目建設中為當地貧困戶富余勞動力提供工作崗位,使貧困戶增加穩定收入早日脫貧,助力脫貧攻堅,展現央企社會擔當。
行百里者半九十,項目將再接再厲、團結一致、齊頭協力,圓滿完成后續工程施工,為荔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再立新功!(華北公司 郭福旭、宮曉燕、王建剛)